2015年9月18日 星期五

三年級的肢體律動引導

        肢體律動這個活動,三年級的小朋友因為在音樂中從來都缺乏律動的經驗,所以一開始學生都是小小的肢體動作,經過引導學習之後,學生的身體的變化從影片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發現。它們在兩三次的引導活動後,都能在音樂中自由的律動。
        教學的過程就是老師引導學生實際去操作後,讓學生可以理解怎麼動、為何動,之後學生就能自由的動。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回到自己的身體,了解自己的身體,身體運用的重點。在音樂中表現出自己的感覺,過程沒有標準答案,可以觀察到的是,學生是否專注和身體是否能夠有更多的表現,包含:動作的收放,空間的感覺,身體在音樂中的流動等。學生願意做,做了之後就會發現自己不足的地方,慢慢修正。教學的過程就是在這個中,老師能夠針對學生的表現,提出最有效的建議,帶領學生在學習場域,慢慢體驗和成長。

三年級的肢體律動發展

     本年級學生的教學是音樂中的肢體律動和不同方式的剪刀、石頭、布,學習目標是學生可以在音樂中自然地跟這音樂律動,及發展不同方式來玩剪刀時頭部的遊戲。
     在音樂律動部分,三年級的學生過去如果有律動的經驗,大都是老師教他們動作,學生就跟這音樂學習老師的動作。傳統的學習的確是這個過程,學生在學過程中是以學會老師教的動作為目標,如果從學習是自我學習和體會的過程,傳統的教學就是一種模仿而已,學生在重複的練習後,的確能將老師的教學的動作重複,當然這中間還要學習到對拍子的認識,才能把動作更為完美的表現。過去教學確實也認為學生學會了動作就是完成學習,但真的這樣嗎?學生是學習過程中體驗到運用身體的各種可能性。如果學生因為都會做老師教的動作就學會了,這樣的教學就是所謂傳統的老師教學生學,老師容易準備,容易學習。把教學材料完成一個教學單元結束。
 在我的教室肢體律動是希望從學生開始。我一開始希望學生能在音樂中律動,而且完全用自已的方式來動,並閉著眼睛,只要他自己跟著音樂律動就可以了。本周每一班情況都差不多,在音樂結束後,我問學生他們覺得自己有跟著音樂動起來的舉手,結果全班有以上一半都認為自己達成了。接著我就讓這些認為自己達成的人成為表演組,其他沒有舉手的學擔任觀察組,觀察表演的人做了甚麼動作,有麼特色?觀察組對於表演組的表演覺得是否達成在音樂中律動的任務。從觀察組發表的過程中我再次強調動作的特色。
 經過第一輪討論之後,發現已經有更多的學生夠把動作表現得更具可看性,這次表演我特別的利用摸肩膀的方式,為表現特別好學生加分,之後也讓他變成另一組示範組,這次示範表演的學生搭約都在十人以下,動作也都有特別表現,我再次詢問當觀眾的同學他們看到的動作特色,旋轉、身體彎曲、高低變化,動作要大,手、腳和全身每個地方都要動起來,這些動作的力捷說出來了。
 再一次全班一起跟著音樂律動,有些班在這次的表現已經大都能夠在音樂中做身體的律動了。有些班需要再一次的觀察和引導。


   

2015年9月12日 星期六

2015年9月11日 星期五

學校日給家長的話

各位家長大家好
    表演藝術是藝文領域的教學科目之一,從九年一貫課程實施以來,已經走了十五年的時間,其間全國各中小學對於表演藝術教學總是因為缺乏師資,無法正常實施表演藝術教學。我在八十五年從北藝大戲劇研究所畢業,本校回任教職,目的是希望自己喜歡的戲劇課程也能讓學生學習。當時並沒有表演藝術的課程,我努力地和其他老師借課來做戲劇教學,在納涼年期間累積了相當多的實務經驗。很幸運地,在八十七年九年一貫課綱將表演藝術正式納入中小學的正式課程,我得以在表演藝術教學方面的到全面性的實踐的經驗,在教學的同時我也不斷地嘗試兒童舞台劇的創作演出、表演藝術教學的教師研習推廣,以及參與個類型的演出活動,重要的這些經驗讓我能夠回歸到學校的教學活動。從接觸戲劇到現在已經超過二十個年頭,對於表演藝術我總是期待著學生能夠在經歷我的教學後能喜愛戲劇,至少能夠當一個對於戲劇充滿興趣的觀眾。
    表演藝術教學不再於培養學生成為演員,而是希望透過表演藝術表演和表達的特質,來成就學生願意表演,樂於表演,到能夠自在地表演。學生的個性不同,有些學生的特質較為外相,我希望透過表演能深入他的內心,去發展自己的想像,對於較為內向的學生,就希望它們能透在表演的學習之後,對於身體和語言外向的表現能夠自在且自信。所以表演可以說是在帶領學生基本能力的開發。相信有些家長曾經帶著小朋友參加過雲門兒童生活律動的課程,那套課程的開發我當年曾參與其中,我有十足把握我在學校執行得更為徹底。
    我在學校主要擔任三、四年級的表演藝術教學活動,表演藝術教學是帶領學生對於表達的試探,人類表最重要的身體和語言兩個部分,身體如何運用,如何才從容地上台,讓自己的身體在各種狀態下能夠輕鬆自在。在於語言表達方面如何透過語言有效地傳達自己的想法。當然在身體和語言都齊備後,還是要回到個人內在知識的建立和思想的培養,這是教育最重要的長期成效,表已透過最基本的活動,提供學生有實際操作的經驗,而且每一種活動都是經過遊戲化的過程,讓它變成一種讓學生願意去接觸、操作的活動。它不是考試的科目,但表演是真的回到學生能力學習的過程,讓孩子在各種架設的狀況中,用字的己的身體和語言來面對狀況,思考解決的方式。,累積這十幾年的經驗,所有活動內容都是我自己編撰,而且每年都會做一些調整,希望教學越來越精緻。以下是上課內容的重點簡介:

三年級的教學重點:
  三年級主要的目的是讓身動起來。動起來不是亂動,而是有想法的動。活動內容有:
1、感官遊戲:透過遊戲讓學生的視、聽感官更為敏銳。
2、專注力練習:專注是表演最重要的能力,也是學習的基本能力,學生學習專注需要透過活動的引導和練習。
3、創意激發:想像力和創造力是人類重要的基本能力,在遊戲中透過平行思考的模式,讓學生自由地思考、想像和創造。
4、肢體開展:肢體的能力發展,是此階段最重要的學習任務,學生對於身體的認識、操作和控制都處於一種關鍵的狀態,透過活動讓學生建立相關的經驗對於學生終生受用無窮。
5、偶的發想和操作:偶是一種創意無窮的表演型態,我利用偶的操作,提供學生手腦並用的機會,刺激學生思考,展現無窮的想法。
6、童話故事演出:學生看童話故事,如何演出童話故事,我將帶領學生第一次體驗創作和演出的經驗。

四年級的教學重點
  四年級的教學重點是把話說清楚。從國小一年級進入學校開始,注音符號教學是讓學生把話說清楚的重點,可惜的是從前很重視實際發音、說出來的教學過程,現在變成學會了,考試會寫就是學習完成。其實學生如何把握發音的機會,將發音表現清楚,一生的說話都會清晰明亮。
  四年級的教學,當然不能只是將一年級的發音重來一遍,而是透過遊戲的過程,慢慢地將學生發音方式導回到清楚表現的要求。主要內容有:
1、肢體的發展遊戲:延續三年的肢體開展活動,持續開發對於身體的表現能力。
2、感官、專注和創意遊戲:也是延續三年的活動,繼續提供相關的遊戲,持續發展學生感官、專注和創意。
3、校慶活動的發展和表演:本學期配合校慶活動,在視覺藝術進行偶的製作,表演藝術教學提供排練和演出,將在校慶活動自操場公開演出。
4、發聲遊戲和練習:如何把發音的部位和習慣建立,讓學生專心地處理每一句話說出來的過程,不斷的激勵學生用對方法把話說出來。
5、聲音的情緒:用聲音來表達不同的情緒,也能用聲音來表達一段情節。
6、簡單的一句話:創造一句話,用各種方式表達。用簡單的一句話彼此不同情緒的溝通。
7、短對話的練習:透過短短的對話,發展角色的關係和動作。
8、短劇本練習:實際地接觸到劇本,來思考角色如何對話,自己如何去理解劇中的人物,回到自己的生活如何對待他人。

表演藝術是帶領人學習人的生活,我將帶學生更深入的了解人、表現人的一切。


2015年9月3日 星期四

藝術教育真的重要嗎?


 培養國民的基本素質是義務教育主要任務,唯有充分提升國民素質,教育的意義才能被彰顯。
    在尚未全面義務教育的年代,能夠接受教育就順理成章可以成為社會的菁英,教育因而被視為菁英培育的重要環節。臺灣儘管社會已全面開放,但卻沒有脫離菁英的思維,堅持華人長久以來萬般皆貧賤,唯有讀書高的科舉習性。儘管升學管道已暢通,選才的考試制度不斷調整,企圖打破用考試為升學唯一進路而努力,但社會整體依舊困在學科考試的泥淖中,不斷爭執,甚至發動民粹來阻撓改革的執行。
    因為學科考試分數高低,清楚地排比,進入名校又是顯示個人成就的顯性指標。義務教育的責任,竟然成為學生升學考試的評比大賽。多少年了,聯考改為基測、學測,一直到會考,目標就是降低考試計較一、兩分細微差別的競爭,而是在了解自己的專長和需求。但是家長不認同,學生不放棄,老師又得繼續努力,教育改革停留在考試和分發制度爭辯,只要升學考試成績耀眼,學生到底學到什麼?家長們似乎也從不關心。
  除了學科的知識性學習,國民素質應更注重的是公民素養和美感養成。從去年的太陽花學運到今年反課綱抗議行動,學生的過激行為,社會整體似乎站在讚揚的角度,對於公民素養的戕害無以復加。學生的積極表達是民主表現的一環,但能夠接納他人不同的意見,更是公民社會更珍貴的價值,與他人溝通只能有是非題的答案,公民素養之不足令人汗顏。而公民素養和美感教育正是義務教育所應體現教育的價值,但社會整體沉浸在比大聲的理盲之爭,對於藝術教育和公民素養的培育,始終既乏人問津也無力討論,
  在美感養成方面,藝術美感教育的倡議儘管經常被提起,也了解它的重要,但長期浸淫在考試為上的社會氛圍,因為與升學考試無關,所以可以放棄,藝術教育實為教育的本質之一,但在以升學考試為主軸的教育環境中,在國中卻成為主科老師配課的科目。想當然爾,就是為了補強學科的時間,連配角都不配。

    回到表演藝術教學,九年一貫課程推動十五年了,真正在藝術與人文領域能夠安排表演藝術教學的學校屈指可數,師資不足的困境可以十五年不解決,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詩的表演

詩的表演
學生透過詩,朗誦詩、表演詩。
這樣的一段表演讓孩子既讀詩、更要思考詩。

美感教學----讓學生更進一步體驗美感


   
一、美感學習在教育
    美感最早來自德國文學家席勒(Friedrich Schiller)的倡導。他主張人類在感覺、悟性和意志三種官能之外,還有一種美感官能,針對這種官能的教育稱為審美教育。我國教育家蔡元培於德國深感通過美育以通達於世界主義,能破除人我之健,返國後過便開始提倡美育的重要性。
  及至民國六十八年將美育納入國民教育法,民國69教育部頒〈國民中小學加強美育教學實施要點〉中提到:美育的功能在促進德智體群四育之均衡發展。美育的範疇,不單只是美術、音樂等科,其內容包括所有課程中涉及美感的各種活動與經驗。評量範圍包括:欣賞力、創造力、習慣、態度、學習精神以及美育知能。美育才確定在我們國民教育中有法源依據。
  之後,九年一貫課程將音樂、視覺藝術和表演藝術統整在藝術與人文領域,基本理念的開宗明義就是「藝術與人文」即為「藝術學習與人文素養,是經由藝術陶冶,涵育人文素養的藝術學習課程。」藝術美感和人文素養的提升被再次的強調,並把表演藝術也納入藝術與人文領域之中。
  教育部於民國 102 5 31 日提出「美感教育中長程計畫」中提出()美感教育的意涵:提供學習者能覺察美、探索美、感受美、認識美及實踐美,敏銳其身心靈多元感知的學習方法、機會與環境。()美感教育的重點: 培養國民能具備發覺美、探索美、感受美、認識美及實踐美的知能與習慣;能從生活中感受美,將美感展現再生活中;強化情意的陶冶、親臨體驗、以及手作實踐的自我表現,以成就其全人發展及美好的生活,進而建立美善的社會與環境。
  從這些歷程來看,美感教育應是學校教育的常態,雖然推動的時間不算很長,但在教育面應該有一定的成效,不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發現在政策面又另起爐灶再次的推動,強調藝術美感對國民的重要性,每次強調似乎都在宣告推動過程成效不彰。
  我有位在維也納擔任舞者的同學,他說每次在辦居留手續時就感受到她們國家對藝術家的善意,他強調在維也納美感並不需要特別提倡的,而是在平常生活之中就有美感。他感慨著為什麼需要花那麼大的力氣來推動的結果,竟是又一次的強調。顯然其中失落的環節,並沒有完全的解決。
  不過,到底美感如何生根落實在我們的生活之中,這是整體社會必須再教育的過程,難以一蹴可幾。當然來透過學校的教育,安排在教學中來透過世代的改變來逐步完成是較為穩健的作法,只是經過前述的這些努力,似乎仍停留在強調、提倡的階段,在學校如何落實呢?教育部的美感教育重點以經點明:強化情意的陶冶、親臨體驗、以及手作實踐的自我表現,以成就其全人發展及美好的生活。也有人提出更簡單的作法:自由、體驗和創造。提學生自由的思考環境,親自體驗、然後動手創作。我期待美感教育計畫能落實陶冶、體驗和創造實踐的教學歷程,讓美感真正生根,而非短期的展現。
二、美感教學難以落實的原因
  美感提升是透過各教育階段不斷累積,才能表現在國民素質的整體提升。可惜的是,過去的在尚未全面義務教育的年代,能夠接受教育就順理成章可以成為社會的菁英,教育因而被視為菁英培育的重要環節。臺灣儘管社會已全面開放,但卻沒有脫離菁英的思維,堅持華人長久以來「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
科舉習性。儘管升學管道已暢通,選才的考試制度不斷調整,企圖打破用考試為升學唯一進路而努力,社會整體依舊困在學科考試的泥淖中爭執。
    因為學科考試分數高低,清楚地排比,進入名校又是顯示個人成就的顯性指標。義務教育的責任,竟然成為學生升學考試的評比大賽。多少年了,聯考改為基測、學測,一直到會考,目標就是降低考試計較一、兩分細微差別的競爭,而是在了解自己的專長和需求。但是家長不認同,學生不放棄,老師又得繼續努力,教育改革停留在考試和分發制度爭辯,只要升學考試成績耀眼,學生到底學到什麼?對於美感素質的提升,從來都不是家長們關心的重點。
  另外一個困境在於要求政策短期的時效,美感生活化可能要經歷三四個世代的持續努力,短期的政策成效正是斲傷美感教學的最大原因。媒體時代,政策實施成果,必須透過媒體的宣傳,但熟悉媒體運作的人都知道,狗咬人不是新聞,人要狗才會得到媒體的青睞。媒體需求的是看到、聽到,可以吸引視聽的畫面或聲音,但美感累積卻不是媒體所耐心的焦點。所以,學校對於表演藝術教學就是要求展演。在推廣表演藝術的過程中,最常聽到老師的抱怨,就是學校要求成果的展示。學校須要成果來彰顯教學的成就無可厚非,尤其是近幾年,一直被提出來的學校的亮點計畫,所謂亮點就是讓外界看得到,就是為了符合媒體的政策思考,因為亮點可以得到報導,因為亮點可以宣示學校教學的成就,但以基礎學習為主的中小學,真的需要那麼快就得到亮點嗎?教育部美感教學計畫中,我也參與的大專青年偏鄉藝術推廣計畫,招募來的大專學生在兩週的基礎的訓練後,必須自己設計教案到偏鄉學校實際的帶領學生進行教學,重點是大專學生能帶著小學生體驗藝術、感受美的過程,但在成果發表會上,媒體關注的是他們幫某個學校完成了大壁畫,因為看得到,所以被關注、被報導。教育部也樂於這樣的宣傳效果,媒體報導可以宣示政策帶來實質的效果,預算才得以被立法院接受。實質上,這是整個計畫最枝微末節的成果,是整體計畫最不願意看到的現象。本計畫的目的是大專學生到學校帶領學生的藝術體驗,但偏鄉學校看到報導後,心態發酵就不再是美感體驗,而是為學校留下長期可見的成品。媒體所需的亮點報導恰恰歪曲了原本美感教育的意義。
  因為亮點的要求,學校只要是額外補助的教學專案,就會自我要求亮麗的成果展現。以教育部推動的藝術教學深耕計畫為例,九年一貫推動之初,因為藝術與人文師資不足,偏鄉學校尤其嚴重,為了讓偏遠學校能夠透過專案,得以邀請校外的藝術家進入校園,協同校內老師教學。在第一期的三年計畫,希望透過協同達到為校內老師在藝文教學方面增能的效果。但學校在執行專案教學後,對於教學成果的展示非常在意,一來為了可持續申請,二來是為了輸人不輸陣的心態。有次我在訪視時,學校計畫執行得令人讚嘆,但學校主任表示他們不想在繼續申請了。詢問原因,因為老師們都非常投入專案的偶戲教學,除了教學,還必為每年的成果發表會展演,由於亮點的要求,不管學校或教育處都希望展現亮麗的成果,老師們為專案而編排演出,演出的結果又令人矚目,在自我要求下,演出變成一件苦不堪言的差事。主任說老師們很願意教學,但對於成果演出,老師們都敬而遠之。總的看來,為短期成果展示所作的教學,通常遠超過老師的負荷,在高度壓力下勉強完成的教學成果,雖然得到短暫的光亮,長期下來是不利教學深耕的目的。學校在自我要求的戒律下,努力必須被看到,展演是最有力的明證,當教學的努力變成對展演的努力,深耕計畫的初衷又被扭曲了。
    儘管教育部不斷地強調藝術教學深耕不必強調短期的成果,但學校似乎已經形成慣性,專案教學計畫就是要把成果弄得有聲有色,因應媒體的需求,的確較能得到報導效果,實際上為了追逐亮點的心態和美感的培養的確存在著衝突。

三、課堂的表演藝術和美感教學
  身為表演藝術專任教師,雖有多年的教學經驗,但對於具體的美感到底是什麼?經常會有無法具體表達的飄浮感。對於表演的美感需求,或許可以在每次的表演活動中具體的指陳在哪些地方的修正或加強,能夠展現戲劇的魅力、更能感動觀眾、更能表現人生的意義,或表現更具創意的觀點,這些都屬於戲劇的美感範疇,這些屬於戲劇演出的審美標準(經驗),的確是在表演教學時,我得以理直氣壯地、信誓旦旦地指導、帶領學生,憑藉的就是個人對於戲劇表演理論的知識系統和展演經驗的累積,這也是宣示自己是所謂的專業人才,因而具有在表演藝術教學發聲的權利。
    除了表演的專業美感外,學生從學習中提升了什麼樣的生活美感呢?面對這樣的問題,雖然我可以振振有詞地辯護,因為學生學會了表演,在表演的過程中,自然能夠體會到表演的美感,而這些經驗的累積之後,可以促成他自身美感的提升,但事實真是這樣嗎?我不敢說不是,也無法斬釘截鐵地說:是。畢竟學生美感的提升必須經歷一段過程後才得以發現他的改變,企圖從短期教學的實施、策略運用,就能觀察到學生美感提升,身為表演藝術教師,必須很誠實地說:很難。但德國教學家赫爾巴特強調:審美最初產生於留意觀察中,通常少年和兒童僅把一種物質看作與其他各種物質一樣的東西,最初他們覺得彩色的、對比的和運動的東西都是美的,而當他們看夠了這一切,並處在一種躍躍欲試的心理狀態,我們就可以嘗試讓他們去探索美了。(審美教育學p105)學校的藝術教學應該採取的態度就是這種帶領學生處在一種躍躍欲試的心理狀態。
  過去學校的教學方式,就是要求學生在每個單元教學都以完成一件作品為目標,老師教學會將作品拆解,一個步驟接著一個步驟,帶著學生完成作品,然後以作品的完成度和精準度來評分。學生的學習內容是按著老師的指導,依據老師的美感要求來完成作品。這樣的學習模式就是缺乏學生自主思考空間,比較難將兒童帶領到躍躍欲試的心理狀。如果以這種模式來進行表演藝術教學,在舞蹈的教學老師就會將一個舞蹈作品的動作,分成幾個段落,逐步的教給學生。為了動作更接近專業的要求,就會不斷重複練習,直到達成。戲劇的表演也是如此,一段戲劇演出,老師就是導演帶著學生念台詞、走台步、區位的調度安排,聲音情緒的表現,最後希望學生能接近專業身體和聲音的表現來演出作品。這種教學方法接近大專或專業團體的專業訓練,除了少數具有專長的學生可能得到樂趣之外,相信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經驗,一定是苦不堪言。缺乏從學生的學習心裡開始的學習活動,通常會得到相反的效果,學生從沒有在學習中得到成就的樂趣,很難成為他生活的美感經驗之一。
  如何帶領學生達到躍躍欲試的心理狀態,是美感教學的重要步驟。所幸表演藝術的教學模式,在九年一貫課程開始實施之初,就採取歐美已實行多年的教學觀點:從遊戲開始。如何將表演相關的元素,透過遊戲的方式,帶領學生在情境 中遊戲、體驗,慢慢累積對於表演所需求的肢體和聲音的表現方法後,才讓學生從這些基礎元素中,嘗試發現自己的創作和表現的方法。觀念來源就是帶領學生達到躍躍欲試的心理狀態,然後帶領學生創作。相信學生的學習是透過對於一次又一次自我對表演元素的體驗,經過創作驗證後,再嘗試利用其他的素材、內容和議題,繼續創作。搭配不同的階段的表演所需的元素,利用遊戲在探索,維持學生對於身體和聲音表現的能力。
  本次美感專案教學的執行上,我們並沒有從教案設計來著手,而是從原來的表演藝術教學中,如何將美感更具體的提升,在經過幼兒和低年級的教學後,我們覺得幼兒和低年級的學生,還是以遊戲的方式來探索表演藝術的聲音和身體的相關元素,學生在遊戲中自然地開展身體的可能性和表現性,就是美感表現。當學生具有表演的基本能力後,中、高年級帶領創作探索的活動會更有挑戰性。我在第二學期的中年教學中,以帶領學生創作後,如何在提升美感要求的過程,具有表演藝驗的學生,在創作能力的表現更佳,從美感的角度在修整的能力也更強。

  所以,帶著學生實際的體驗藝術創作的過程,在創作之後,重新思考和修正時,對於美感的強烈要求,就會自然地勇現,美感教學的精隨就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