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4日 星期五

四年級第一週活動

社交距離遊戲 

和三年級一樣,介紹式的基本要求,開始進行對空間感的感受活動,除了靜態的空間要求,表演藝術更強調行動中的空間處理,自己和他人在動態的空間如何保持一定的距離,透過快、慢和節奏的要求,轉化成為第一週的社交距離遊戲。

https://youtu.be/hoQxS0tXdJY   影片連結

三年級第一週教學

 https://youtu.be/y0cdrFXYvaA

社交距離遊戲

把社交距離設計成為課堂的學習內容,表演藝術學習對於空間的感受是相當重視的,剛好遇到疫情。把空間的有係轉化成為社交距離遊戲,帶著學生實際操作。

2021年9月22日 星期三

重新開張

 雖然有納多社群媒體,但擁有一個自我書寫的空間還是難能可貴。除了教學影片,把一些教學所需的文字、資料呈現在這裡和有緣者共享。

2015年11月12日 星期四

老師不是教練

   
    我們都知道老師和教練有所不同,但是老師教學卻經常纏繞著「教練情結」。 過去的教學模式,這兩者或許是沒有區別的,也許老師也經常把自己當成一個教練,因為過程是訓練學生,讓學生達到設定的目標。
    這幾年教育思潮一直在討論,回到孩子身上的學習,身為老師在這種思潮下,有時也會焦慮,回到孩子要如何安排學習,每個孩子的能力不同,他們如何能夠同時學習?因為過去我們都服膺同樣學習標準,認為經過老師的教學後,學習的學習成果會有一定的標準,所以老師準備好學素材,以身體律動教學而言,老師總要安排一段學生律動的動作,學習的過程是老師將這些編好的動作,逐步遞交給學生,學生的確都學會了老師所教的動作,但學習只有模仿和技能的學習,為何要如此做?動作的基本元素是什麼?老師為何這樣組合這些動作?如果修改一些動作可以嗎?對學生而言,過去他們不必思考這些問題,反正老師帶給他們的動作,他們完成這些動作就是學習完成,老師可以從事先訂好的標準,比照學生完成的程度,給他們一個學習的分數。
  在課堂上,認真的學生可能完全模仿老師的動作,還能達到老師要求的感覺和表情,是屬於這堂課的成功者,他對於舞蹈或律動原就有特別的興趣或更高的能力。不過,大部分學生是一般的完成者,他們認為在學校、在教室內把老師準備的教學內容學會了,就是學習,所以他們將動作記住、完成了,老師會給他們打成績,得到分數就是完成學習。也有少部份學生,在身體動作表現本來就有嚴重的障礙,原因是他本就對於身體沒有感覺,或動作已經超乎他的能力,無法模仿老師的動作,這些落後者,因為沒有完成動作,得不到學習成就,在幾次學習活動後,就主動放棄了,成為永遠的落後者。
  因為設立了標準,要達到標準所以必須藉由學習活動來達成,而最容易達成目標的方式就是直接訓練,把目標當內容,經由學生重複練習,達到設定的目標,教學完成,而且可以大聲地說達到教學目標。但不同的學生真的需要同樣的標準嗎?在我初任教師的那幾年,有一回我擔任監考老師,監考的班級是同仁都爭相安排孩子到她班上的名師,那一節考國語,有個題型是照樣造句,這是靈活又有創意的考題。我巡視發現全班學生的答案幾乎都一致,考試結果這個班的成績還是教其他老師羨慕。當時心裡就充滿狐疑,這樣的測驗意義在哪裡?如果以成績來看老師的教學的確成功,我後來終於明白,這就是教練的訓練結果,並非教學的成果。如果學生都願意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學習活動,那麼短期的標準測驗或評鑑真有那麼重要嗎?
  不過因為有標準,家長和老師會隨著標準要求學生,達到標準比過程重要,是科舉考試、聯考都是這樣時代產物,現今的升學測驗就是糾纏在結果比過程重要,只要達到標準不管手段如何。回到學習真原本的面貌,真的是這樣嗎?
    所謂回到學生身上的學習,老師才是真正教學者,回到某項學習的源頭,讓學生嘗試,慢慢累積,然後發現到她能夠達到的程度,標準不再是老師教學的最終目的。事實上國民教育的目的從來都是在建立學對學習的興趣,學習標準有時反而會讓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有了標準就會有教練出現,我們希望老師是引導學習並非教練督促練習。

  當然在教學過程中,我經常出現教練心態,但我也經常反思自己,不要出現教練情結。

美感教學五

身體動作發展與創作
  利用三周、三節課時間帶領學生嘗試創作,結合前兩次的動作展,配合聲音課程老師使用的嘉禾舞曲,讓學生結合音樂,感受並發展出一段與自己身體工作,並與他人合作的作品。
  教學過程我扮演刺激學生發展身體動作,並做簡單的方向規劃。學生則扮演發展自身的動作,結合音樂的感覺發展,並能夠在群體中展現自我,也能和同學共同完成一件小品舞蹈。
    我將嘉禾舞曲的音樂分為三大段,第一段從上一次的教學活動所發展的四個動作中,由學生選擇一個從場外進場後動作凍結,讓動作進場後,還能思考自己必須再畫面的哪個位置,由學自己去思考和處理,這個片段完成比較沒有問題,因為單純所以幾乎學生很快就完成了,部分同學位能帶著動作上場,上場後位置也沒能處理,所以讓學生就自己所表現的成果在握討論和修正。這時候我就發現上課時間太短的問題,過去上表演課我都兩節課連排,所以學生在創作、修正、再創作能夠在同一次的上課完成,但一週一節的上課模式,再修改的過程必須一週後才能完成,學生對於發展動作已經遺忘,下一次必須再提醒重來,這是上課所遭遇到的難題。但在學校的現有的課程安排下來完成美感教學的任務,對於教學實驗所展現成果,才有解決提升目前教學安排的意義,當然如果能因此改變學校體制的教學靈活度,對於整體教育的意義或許更大。     
    樂曲的第二段和一、三段的曲式不同,我原本希望學生討論兩~三個整齊的動作,但第一次的練習後,發現學生將前次活動的四個動作連續呈現,而且重複一次的效果不差,我立即修正這一段的動作要求,讓學生把原來發展的四個動作在音樂中完成。而且強調兩兩互動的感覺。又一節課結束了。短暫的上課時間,要帶領學生比較開放式的創作,似乎存在著先天性的扞格,在強調教育要開放學生的頭腦的當下,教育體制和開放思考卻彼此抗衡,這是陳年之痛,即便是政策端的頭腦看到了,回到學校周課表的排課安式,及固著於每週授課時數的授課安排,卻阻礙教育的開放步伐。當然我們已經習慣了困境中奮鬥的上課模式了,偶而只能在寫文章得時候,發發牢騷罷了。
  終於來到結束單元一節課,一週的時間常在思考,學生能否如期的完成,當然也在想學生能夠如自己的想像搬完成創作嗎?更難排除的依舊老師心中那排回不去的「教練情結」。因為我們希望學生完成如我所標示的教學目標:和同學共同完成創作,且能了解其中動作發現任發展的意義。
  朝著教學目標前進,希望本周能夠帶著學生完成創作,第三段我給學生的指令是完成兩個整齊的動作,在練習過程中發現學生很自然地以性別來區隔動作,我馬上提醒希望分組表現也應考慮到不同性別的組合,學生大都能夠及時修正,但性別的整合在五年級學生身上的確還是大問題。學生終於完成任務,我將們的成果錄影,原本希望學生能過看領後再次修正,但時間永遠都不夠用。

  上課後提問學生在活動中學到什麼?結果令我滿腦問號?看看學生的影片和說法